教学科研

推荐文章

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题研究 > 正文

市教育学会十三.五课题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6浏览次数:

《感觉统合训练对一年级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的影响研究》

研究方案

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校2017.02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核心概念:感觉统合训练学习适应不良学习适应性测验(ATT)

1.感觉统合训练:以体育游戏的形式,利用个体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通过视听觉、前庭平衡、空间知觉等基础感觉方面的训练,达到刺激大脑功能,使受试者能够有效地整合分析各种感觉,从而作出正确反应的训练方法。

2.学习适应不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不能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身心调整而导致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达不到应有发展水平的学习干扰现象。

3.学习适应性测验(ATT):从儿童的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在评定上采取等级制,将测查结果分成5、4、3、2、1五个等级,5为优等,4为中上,3为中等,2为中下,1为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关于感觉统合的相关研究多是以爱尔丝博士的观点为基础逐渐发展出的一些分支研究,如美国学者柯克等著的《特殊儿童的心理教育》、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研究、儿童学习障碍研究、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多动症等研究。西方学者根据这一学说,在脑功能及发展、学习及学习障碍和治疗方面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有研究证实,随着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及发展性,感觉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进一步得到证实。我国大陆和台湾学者(任桂英、王玉凤、单大卯、黄悦勤、郑信雄等)在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方面,对学习障碍儿童干预、儿童行为问题、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特殊儿童矫正(脑瘫、智障等)以及儿童孤独症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近年来,国内引进感觉统合训练的新技术,用于临床上某些疾病的辅助治疗或某些行为症状的矫治,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及情绪障碍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研究结果证实,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儿童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感不良、行为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不足等方面的提高;有利于改善感觉统合功能,促进脑功能发育;有助于儿童更好的挖掘学习潜能,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关于感觉统合训练的研究多侧重于特殊儿童的的社会适应、行为问题、注意力缺陷以及多动症等方面,对于正常儿童实施感觉统合训练的相关研究鲜见,而针对学龄儿童实施感觉统合训练是否对其学习适应方面的有着怎样影响还未曾研究。因此,对于在学龄儿童中实施感觉统合训练还有待深入研究。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

学习活动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能够综合运用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是否适应以及学习适应的成效将直接影响着个体对经验或知识的掌握与发挥,进而制约着个体能力(智力)水平的提高与改善。有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小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适应问题,导致学习适应不良。学习适应不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不能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身心调整而导致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达不到应有发展水平的学习干扰现象。教育实践表明,学习适应问题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消极影响,学习适应不良其危害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影响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学业不良;另一方面,严重制约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大量的实践表明,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的矫正年龄是6-8岁。

有研究显示,对学龄期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不仅可以促进智能发育,对儿童各科学习成绩有所帮助,还能够预防心理行为异常,对改善学龄期儿童存在的适应行为问题也是必要的。感觉统合训练所带来的良好效果,已得到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证实。但目前研究仍多侧重于残障儿童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而针对学龄儿童和学习适应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鲜见。鉴于此,本研究以感觉统合的训练方法为基础,选取符合矫正时机的一年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结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设计出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生理特点的多种训练的方法手段,通过对干预前后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变化的分析,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促进一年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影响和作用。

2.研究价值

感觉统合训练在正常学龄期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中开展是一种新尝试,研究对这些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有着怎样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在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中开展感觉统合训练有指导作用。其目的在于,通过在课余时间对一年级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了解在学校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及方法,帮助学生促进其各方面潜能的发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其意义在于,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使一年级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逐渐学会对外界和各种感觉信息进行协调和控制,形成正常的感觉统合功能,改善学习适应问题。只有当学生可以正确地处理各种感觉信息,形成了正常的感觉统合功能,并能合理地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时,他才会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者,也才有可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同时,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适应不良问题的探索将为感觉统合训练融入体育课堂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假设和重点难点

1.研究目标

感觉统合训练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五个方面评分较实验前有提高,各项指标跟空白组相比差距缩小。对照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五个方面评分与实验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研究内容

(1)学生适应行为的调查研究

根据学生填写的学习适应性测验(ATT)进行学生适应行为分析,确定实验对象,将实验对象分为空白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2)感觉统合训练

实验组以游戏形式进行为期四个学期的感觉统合训练,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在实施训练计划时,可以根据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调整练习次数、练习时间以及训练内容。空白组和对照组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不参加感觉统合训练。

(3)感觉统合训练对学生适应行为的影响研究

实验后,三组学生再次进行学习适应性测验,对实验前、后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感觉统合训练对一年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行为的影响。

3.假设和重难点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使一年级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逐渐学会对外界和各种感觉信息进行协调和控制,形成正常的感觉统合功能,改善学习适应问题。同时,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适应不良问题的探索将为感觉统合训练融入体育课堂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这也是学生发展和体育课程开发的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选题过程中,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并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书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用手册》,《家庭中的感觉统合训练》,《儿童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统计学》等

期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妇幼保健》,《中国临床康复》,《学前教育》,《中国学校卫生》等

网站:中国期刊网

检索的关键词有:感觉统合训练;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Learning ability;Social adaptability。

(2)调查问卷法: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ATT)

(3)实验法:将实验对象随机分成空白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游戏形式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感觉统合训练,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在实施训练计划时,可以根据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调整练习次数、练习时间以及训练内容。空白组、对照组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不参加感觉统合训练。

(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5)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阶段性的归纳、总结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逐步上升为合乎教育规律的、具有借鉴应用价值的基本经验。

2.设计过程(2016年9月-2020年9月)

(1)前期准备阶段(2016年8月—2016年12月)

收集、学习“感觉统合训练”、“学习适应不良”的有关文献和研究材料;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研究思路,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申报 “十三五”立项课题,并做好方案论证准备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2017年1月—2019年12月)

第一阶段(2017年1月—2017年3月)

1、确定实验对象。选取金阊新城实验小学一年级1-5班共24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学习适应性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将学生分为空白组,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为学习适应良好的学生,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不参加感觉统合训练,实验组为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为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不参加感觉统合训练。

2、填写调查问卷-学习适应性测验(ATT)

由该儿童填写,对儿童的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在对学习适应性的评定上采取等级制,具体地说就是将测查结果分成5、4、3、2、1五个等级,5为优等,4为中上,3为中等,2为中下,1为差,处于优等、中上和中等的归入学习适应良好你,而处于中下和差的则归入学习适应不良。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7年3月—2019年1月)

1.实验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为期四学期的感觉统合训练,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在实施训练计划时,可以根据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调整练习次数、练习时间以及训练内容。空白组、对照组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不参加感觉统合训练。

实验组实施感统训练内容如下:

一、前庭平衡、本体感训练

徒手:

(1)全身活动:组织儿童头部和四肢弯曲、伸展、左右摆动、上下摆动。

(2)翻滚:让儿童在草地上或垫子上,教师指导进行翻滚(前翻、后翻、侧翻)。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3)手脚爬:组织儿童采取俯卧跪爬、直腿爬,仰卧手脚爬等姿势前后左右方向移动。有利于锻炼颈部肌肉的力量,促进儿童头、手、脚发展,提高灵活身体运动能力,强化儿童本体感,培养儿童控制力、平衡力。

弹跳:

(1)多种跳:组织儿童进行单脚跳、单脚站立、兔子跳(跳脚印、跳方格、跳数字)等。有利于发展儿童下肢跳跃活动,促进两侧协调及前庭刺激。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2)跳绳:练习一:让儿童手持跳绳,进行单脚跳、双脚跳,训练后能够连续跳10次以上(根据年龄与实际能力增加数量与难度);练习二:将一条约两米长的粗绳子固定在离地面10厘米处,上下或左右摇动绳索,使其象蛇一样扭动,让儿童双脚离地从上面跳过,要求尽量不要碰到绳子。

在跳跃动作中可以强化前庭刺激,增强儿童手、眼、脚的专注力,促进左右脑健全发展。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平衡:

(1)直线行走:用跳绳铺在地面上,儿童双手侧平举沿着/踩着绳子,直线行走(4米左右)。根据平衡能力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如:双手持球、头顶物品等。要求:双脚交替行走逐渐过渡到脚尖行走。

(2)平衡木/板:设置20厘米宽,10厘米高的狭长通路,组织儿童在上行走,前期指导者可以在一边扶着帮助前行,逐渐让儿童自行完成;后期逐渐可以增加难度,在平衡板上抛接球或设置障碍。要求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脚交替向前走。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有利于强化固有平衡,协助发展儿童本体感觉,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球类(排球、篮球):

(1)趴地推球:让儿童趴在地上,面对墙壁,距离墙壁约20厘米,挺胸、抬头,双臂悬空,双手将球水平推向墙壁,待球从墙壁弹回后接住再推向墙壁,如此反复。趴地推球练习可以促使颈、背部肌肉紧张收缩;加强眼球集中注视的能力,改善眼球跳跃不稳及好动不安的情况;增进眼手协调,使肢体运用更灵巧;尤其适用于运动障碍的训练。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2)拍球、运球:在平坦的地面上,标记起点与终点,组织儿童拍球、运球行走(根据年龄与实际能力增加数量与难度)。可以加强手臂的控制能力,发展儿童手眼协调能力。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3)抱球左右翻滚:孩子躺在垫上,双手抱着一个排球,高举过头。组织孩子由垫子的一端左右翻滚到另一端,球不可以掉。可以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颈部张力反射。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二、触觉训练

(1)时光隧道:让儿童俯卧着身体,从自制隧道中爬行通过,可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并且调节前庭感觉。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练习一:让儿童头在前,脚在后,自己设法爬进隧道里面,通过隧道从另一面爬出来,提醒儿童注意自己手脚和身体的运用;

练习二:让儿童采用脚在先,头在后的方式倒着爬进去,通过隧道从另一端爬出来;

练习三:在隧道内放置毛巾、积木、海棉垫、球等,让儿童以顺着或倒着的方式从一端爬进,另一端爬出,体会在不同触觉刺激下的身体活动。

(2)卷“蛋卷”:将儿童放置在质地粗糙的毛巾或毛毯中卷起来,在其间轻轻的滚动、拍一拍、压一压,刺激身体的不同部位,以改善触觉。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3)草地“游泳”:在草地上,让儿童模仿游泳动作,感觉到置身于大自然环境中学习游泳。可以提供触觉刺激,提高手脚协调。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②回顾第一阶段研究过程和工作,实验后让学生再次填写ATT调查问卷,进行学习适应性测验,总结初步的研究成果,进行中期汇报;

第三阶段实验数据分析阶段(2019年2月—2019年12月)

①运用SPSS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研究分析感觉统合训练对一年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影响。

②收集、整理资料,教师撰写教育论文。

(3)结题鉴定阶段(2020年1月—2020年6月)

①对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和反思,完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②收集论文汇编,出版专题著作。召开研究成果鉴定会,接受课题研究成果鉴定组的评估鉴定。

六、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感觉统合理论及感觉统合训练的相关研究对儿童教育具有特别的意义,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方面,既弥补了其理论的不足,又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视野有了新的拓展。我国现有相当比例的学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适应问题。对学龄期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不仅可以促进智能发育,对儿童各科学习成绩有所帮助,还能够预防心理行为异常,对改善学龄期儿童存在的适应行为问题也是必要的。

2.可能的创新之处

近年来,国内引进感觉统合训练的新技术,用于临床上某些疾病的辅助治疗或某些行为症状的矫治,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及情绪障碍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研究结果证实,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儿童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感不良、行为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不足等方面的提高;有利于改善感觉统合功能,促进脑功能发育;有助于儿童更好的挖掘学习潜能,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关于感觉统合训练的研究多侧重于特殊儿童的的社会适应、行为问题、注意力缺陷以及多动症等方面,对于正常儿童实施感觉统合训练的相关研究鲜见,而针对学龄儿童实施感觉统合训练是否对其学习适应方面的有着怎样影响还未曾研究。因此,对于在学龄儿童中实施感觉统合训练还有待深入研究。

七、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学习资料汇编

资料汇编

2017.02

学生适应行为调查研究及确定实验对象

调查报告

2017.06

感觉统合训练

实验报告

2019.01

感觉统合训练的数据分析

研究报告

2019.12

最终成果(限4项,必含研究报告)

《感觉统合训练对一年级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的影响研究》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2020.8

八、参考文献

[1]张挚,李赫南,翟宏.我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及其研究[J].教育探索,2008,04:12-13.

[2]刘晓莉,姜峰,王芳芳.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7,06:670-671.

[3]罗丽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学习能力及行为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8):3914

[4]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等.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4):145-148.

[5]肖建忠,许丽.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2,01:93-97.

[6]姚树桥,龚耀先.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全国常模的制定[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3,1(2):76~80

[7]王晓安,方妍彤,吴莹.感觉统合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认知、行为及平衡功能改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11:1713-1715.

[8]吴汉荣.儿童学习障碍的预防及矫治[J].中国学校卫生,2003,05:425-427.

上一条:《“和合”理念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4月课题研究活

下一条:第二阶段调查问卷及感觉统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