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推荐文章

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题研究 > 正文

第二阶段调查问卷及感觉统合训练

发布时间:2018-04-26浏览次数:

一、学习适应性测验(ATT

量表来源及内容

该量表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教授在对日本教育研究所编制的《学习适应性测验》进行修订后制定而成。该测验由小学低段(一、二年级)、中段(三、四年级)、高段(五、六年级)和中学4组量表组成。本研究课题实施前选用小学一、二年级学生AAT测验部分,课题实施后选用小学三、四年级学生AAT测验部分,包括学习态度(1-10 题)、听课方法(11-20题)、家庭环境(21-30 题)、学校环境(31-40 题)、独立性与毅力(41-50题)五个内容量表[。另外,51-55题作为回答一贯性项目构成本测验的效度量表。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AAT作为常模测验,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分析表明,该量表的折半相关系数为0.710.86,其重测信度在0.75—0.88之间,并且此量表具备全国常模,在国内被广泛使用。

ƒ量表评分标准

此量表采用二级评分,分别记“1”分和 “0”分,其中“1”代表值得提倡行为的得分,而"0”则代表应该改善的行为的得分。整个量表分值范围为0-50,将各内容量表的原始分加起来就是量表原始总分,对照常模表转换为标准分,再据此找到对应的等级分,分别为5(优等)、4(中上)、3(中等)、2(中下)、1(差等)。根据《ATT使用手册》中常规评定法,等级2和等级1,均为适应不良;等级3中等适应;等级4和等级5评定为适应良好

二、施测过程

ATT测验,由体育教师(经过培训)组织学生在教室进行团体测验,受试儿童本人填写。因本研究受试对象为一年级学生,测试时采取体育老师朗读试题学生回答。测验进行时间约需一节课;测验前向学生解释进行该测验的目的,使受试者以正确的积极态度认真作答;测试过程中施测者不能暗示答案。

三、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调查问卷均以班级为单位发放,实验前取得班主任、体育老师的支持以及学生的配合,学生于实验前、后分别填写。实验前239名学生问卷共发放239份;统计有效问卷后拟定实验对象72人,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4人,对照组24人,空白组24人;实验后仅对实验对象(N=72)发放问卷。

四、调查结果分析

1.感觉统合训练前ATT问卷统计情况汇总(表1):

1 感觉统合训练前ATT问卷统计情况汇总

问卷

发放数

回收数

有效数

回收率

有效率

一(1)班

ATT问卷

48

48

48

100%

100%

一(2)班

ATT问卷

48

48

48

100%

100%

一(3)班

ATT问卷

47

47

47

100%

100%

一(4)班

ATT问卷

48

48

48

100%

100%

一(5)班

ATT问卷

48

48

48

100%

100%

此次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达到了100%,与体育老师提前培训,读题,及时回收有关。

2.感觉统合训练前各组学习适应情况分析(表2):

2感觉统合训练前各组学习适应情况

N

中上

中等

中下

测试学生

239

29

76

86

38

10

百分比(%

100%

12%

32%

36%

16%

4%

常模比率(%

100%

  7%

24%

38%

24%

7%

与全国常模相比,239名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表现为优等(12%)和中上等(32%)适应水平的百分比远大于全国常模(31%),而中等(36%)和中下等(16%)适应水平的百分比远低于常模(62%),差等(4%)适应水平的百分比情况比全国常模(7%)稍低。

3.感觉统合训练前各组学习适应性各内容量表得分比较分析(表3):

3感觉统合训练前各组学习适应性各内容量表得分比较(±S

组别

学习态度

听课方法

家庭环境

学校环境

独立性与毅力

实验组

5.12±1.58

4.64±1.71

5.80±1.39

5.72±1.31

4.32±1.41

对照组

5.36±1.52

4.72±1.21

5.64±1.60

5.76±1.33

4.52±1.50

空白组

6.62±1.32

6.64±1.39

6.80±1.16

6.72±1.10

6.32±1.14

由表3可知,感觉统合训练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独立性与毅力五个内容量表的得分进行比较,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实验组和空白组的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独立性与毅力五个内容量表的得分进行比较,两者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和空白组的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独立性与毅力五个内容量表的得分进行比较,两者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感觉统合训练内容及计划

1.实验干预方法和内容

实验组以游戏形式在课外活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在实施训练的过程中,据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实时调整实验内容。注意动静交替,综合考虑每一项活动的重复次数或持续时间,活动强度由弱到强、循序渐进,动作由被动到主动、由简单到复杂,动静交替、粗大与精细交替(见表3-23-33-4)。

对照组和空白组仅进行正常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不参加感觉统合训练。

2.实验干预方法

实验组学生循序渐进地制定具体训练计划,主要是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前庭平衡、触觉、本体感进行训练。训练前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训练方式主要以静态运动与动态运动相结合(静态运动与动态运动的特点说明如下表1),训练方式的选择参考前庭平衡、触觉、本体感三种训练内容的静态运动和动态运动的形式(三种训练静态运动和动态运动形式如下表2),以避免运动中引起学生不适反应。训练过程中主要采用循环训练法,在开始新内容的练习时采用间歇时间长的循环重复训练,熟悉掌握后再进行循环间歇训练。

1 感觉统合训练静态运动与动态运动的特点

静态运动

动态运动

学生和操作的器材或目标物处于较为稳定静止的状态

学生和活动目标处于较为变化运动的状态

活动方式较简单

活动要求较复杂,需依赖变化做出调整

较少需要计划时间与空间的因素

较多需要计划时间与空间的因素

刺激量较小,不易引发不舒适反应

刺激量较大,易引发不舒适反应

2 前庭平衡、触觉、本体感训练静态运动和动态运动的形式

静态运动

动态运动

前庭平衡

慢、规律、单一方向线性移动的刺激

快、不规律(快速荡高又忽然停止、忽快忽慢)、变换方向且加上视觉刺激的活动,头在倒立的姿势

触觉

用摸起来光滑、圆的物品重压

摸粗糙的物品、有棱角的东西,轻触、轻碰

本体感

关节压迫挤压(推重物)、用力的活动(比臂力、拔河)

爬行、快跑、用力踏步、忽停忽走

3.干预内容

依据感觉统合训练理论和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一、水平二)设计感觉统合训练内容,并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训练过程由易到难。充分运用学校里各种训练器械,主要有多种多样的球类,如乒乓球、垒球、小篮球、小足球、软排等;毽子;大小笼球;跳绳;沙包;呼啦圈;体操垫;平衡木等。。感觉统合训练具体实施方案见表3

3 感觉统合训练方案

训练内容

训练项目

时间

(每次)

次数

(每周)

 

前庭平衡

及本体感

训练

平衡

弹跳

球类

协调性

全身

运动

 

 

30分钟

 

 

3

走线、平衡木;单脚站立。

 

多种跳;

跳绳

 

趴地;

推球;

拍运球

抛接球

手眼

协调;

上下肢 协调。

 

韵律操

翻滚

爬行

触觉训练

沙地赤脚活动、球按压、 钻隧道等

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内容如下:

1)前庭平衡、本体感训练

前庭平衡、本体感训练有助于促进双侧协调及强化前庭刺激,能够促进学生头、手、脚的协调能力,并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从而强化学生本体感,培养学生控制力、平衡力等。

平衡练习:沿直线行走或在平衡木上面行走,练习过程中由易到难练习,由双脚交替低头行走,逐渐过渡到脚跟挨着脚尖直线行走,并能够两眼平视前方。此练习着重于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

弹跳练习:单脚跳、动物跳、跳脚印、跳方格、跳数字等,或进行跳绳训练,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性练习花样跳绳。帮助发展学生下肢跳跃能力的同时,强化前庭刺激及本体感。

球类练习:进行趴地推球练习,可以促使颈部和背部的肌肉紧张收缩,从而增进眼手协调,使肢体运用更灵巧;另拍球、运球、传球等小游戏练习可以加强手臂的控制能力,发展学生本体感觉和触觉防御。

协调性练习:进行抛接球、运送乒乓球、抱球踢球、套圈、投准、 十字走、跳方格、双手拍球、8 字跑、交叉往返跑等协调性练习。以刺激儿童本体感觉,有助于改善手脚笨拙,强化身体的控制能力。

全身运动:采用韵律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头部和四肢弯曲、伸展、左右摆动、上下摆动的练习,既提高学生兴奋性,又能作为准备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翻滚练习(前翻、后翻、侧翻、抱球翻滚等),可提高学生的空间判断能力以及肢体的灵活性、协调性;让学生进行跪爬、直腿爬,仰卧、俯卧手脚爬等姿势前、后、左、右多方向移动的爬行训练,在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的同时,促进四肢运动的协调,有利于调节前庭感觉输入并促进本体感觉的发展。

2)触觉训练

触觉训练是通过刺激身体的不同部位,达到改善触觉反映的目的,提高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模仿能力,改善过于敏感或冷淡的行为,有利于稳定情绪。

沙地赤脚活动:在沙地有序地进行游戏,如行走、跳跃、踩脚印、踢球等,通过足底神经与沙地的摩擦,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可以刺激神经系统。

按压球练习:仰卧或俯卧于地面上,教师用大笼球施加压力在学生身体上来回滚动或触压以激发学生的触觉反应。

钻隧道:用纸板和呼啦圈自制隧道,组织学生前爬和后退爬,通过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从而促进神经的发育。

4.实验干预时间及周期

实验自20179月到20196月,持续时间共四个学期。主要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左右。

附录 学习适应性测验(AAT

(小学一二年级用)

班级: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号:

这个测验不是要了解你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而是详细地调查你是怎样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你的学习比现在更好,需要做哪些改进。

回答方法:本调查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两个可供选择的答案,老师读出问题和这两个答案,请你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答案。请按此方法与要求对下列两个例题进行练习。

1.你常常吃药吗?

a.常常吃 b.不常常吃

2.你家里的人对你的学习关心吗?

a.关心 b.不关心

注意事项:

1 按你平时所想的和所做的,如实地回答。

2 每一个问题都要回答,但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如果认为没有合适的答案,可以选出与自己

比较接近的答案。

3 不要与同学商量,不要照抄同学的答案。

4 不明白题目的意思,或者有不认识的字,可举手问老师。

开始测试:

1.放学回到家里,你是否一坐下来,就马上开始学习?

a马上开始 b 慢吞吞地

2. 如果大人不督促,你是否学习?

a不督促不学习 b不督促也学习

3.你不会写的字,是否反复练习?

a 反复练习 b不反复练习

4. 考试成绩不好时,你是否承认是自己没有好好学习?

a常常那样想 b有时那样想

5. 必须学习时,你是否还在玩或者看电视?

 a常常是 b不是

6. 在家里学习时,你是否先准备好用的课本、练习本、铅笔等东西?

a准备好 b没有准备好

7.你是否忘记做课后作业?

a不忘记 b 常常忘记

8. 学习开始后,你是否马上就感到厌烦?

a马上厌烦 b不厌烦

9.一有不会的算术题,你是否马上厌烦?

a 马上厌烦 b 不厌烦

10.家里大人让你做补充练习题时,如果有不会的,你还做吗?

a还做 b 不做了

11.在学校里,上课铃一响,你是否马上进教室?

a马上进教室 b 有时不马上进教室

12.上课时,你是否认真听老师讲课?

a 有时不专心听 b认真听

13.老师进教室之前,你是否把书本、练习本和铅笔盒都摆好在课桌上?

a 摆好 b 有时没有摆好

14.你写字是否总是很整洁?

a整洁 b 写得马虎

15.在教室里,你是否对学习很厌烦?

a 厌烦 b 不厌烦

16.上课时,如果听懂了,你是否举手回答问题?

a举手回答 b不举手回答

17.你的练习本是否写得很整洁?

a整洁 b 不整洁

18.上课时,老师如果提问,你能否回答清楚?

a不会回答 b回答清楚

19.上课时,你是否常和同学讲话,或者做小动作?

a常常这样 b不这样

20.学校里学过的东西,你回家后是否复习?

a复习 b有时不复习

21.你在家里学习时,是否有固定的地方?

a有固定的地方 b没有固定的地方

22.你在家里是否一边看电视,或者听音乐,一边学习?

a一边看,或者一边听,一边学习 b 不看,或者不听,只学习

23.你在家里学习时,桌上是否有与学习无关东西?

a 没有 b

24.在家里学习时,家里人是否打扰你?

a不打扰 b打扰

25.在家里,你是否有时躺着看书?

a是这样 b不是这样

26.在家里学习时,电视机(收音机)的声音,或者说话的声音很响时,你是否向大人要求安静些?

a要求 b不要求

27.你在家里学习时,大人是否表扬你?

a表扬 b 不表扬

28.你调皮,父母教训你,你是否因此不想学习?

a不想学习 b想学习

29.你答错问题或者考试分数差,大人是否教训你?

a常常教训 b不教训

30.在家里,你是否按时吃饭?

a 按时 b不按时

31.你去上学时,是否很高兴?

a高兴 b不高兴

32.上课时,老师说了你什么,你是否害怕?

a b不是

33.你在学校里,是否有许多朋友在一起玩?

a有许多 b不多

34.你是否常向同学问学习上的问题?

a常常问 b不常问

35.教室里吵闹时,你能不能学习?

a能学习 b不能学习

36.你是否喜欢和同学一块学习?

a喜欢 b不喜欢

37.你一个人玩的时候多呢,还是和同学一起玩的时候多?

a一个人玩的时候多 b 和同学一起玩的时候多

38.上课时,如果老师提问,同学举手后,你是否没想好也举手?

a常常是 b不常是

39.教室里你的座位不好时,你是否想换?

a想换 b不想换

40.你是否为了学习成绩不落后于同学而努力学习?

a努力 b不努力

41.你是否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和衣服?

a自己整理 b自己不整理

42.你是否能把开始做的工作做完?

a能做完 b常常不能做完

43.你是否总是按时睡觉?

a b有时不是

44.上学前,你是否检查有没有带好学习用品?

a检查 b不检查

45.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你是否会立即生气?

a生气 b不生气

46.你认为对的事情,你是否主动去做?

a主动做 b不主动做

47.早晨你能否按时起床?

a按时起床 b要叫好几次才起来

48.同学叫你做你不喜欢的事情时,你是否说不做

a b不说

49.没有人看你时,你是否也遵守纪律?

a 遵守 b不遵守

50.大扫除或帮助别人做事时,你是否感到厌烦?

a 厌烦 b不厌烦

51.你是否忘记做课外作业?

a 不忘记 b常忘记

52.在学校里,上课铃一响,你是否很快进教室?

a 很快进教室 b慢吞吞地

53.在家里,你是否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听音乐,一边学习?

a一边看或一边听,一边学习 b不看,或不听,只学习

54.你喜欢上学吗?

a 喜欢 b不喜欢

55.你是否按时睡觉?

a 按时 b不按时


上一条:市教育学会十三.五课题研究方案

下一条: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三.五课题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