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推荐文章

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题研究 > 正文

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三.五课题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8-04-26浏览次数:

题开

课题批准号Sjh[353]

课 题 名 称感觉统合训练对一年级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的影响研究

课题负责人 王娜娜

所 在 单 位 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校

填 表 日 期 2017.05.20

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2017年1月

开题活动提示: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 开题活动建议由市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课题组外专家应不少于3人。

一、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研究背景:

学习活动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能够综合运用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是否适应以及学习适应的成效将直接影响着个体对经验或知识的掌握与发挥,进而制约着个体能力(智力)水平的提高与改善。有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小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适应问题,导致学习适应不良。学习适应不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不能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身心调整而导致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达不到应有发展水平的学习干扰现象。教育实践表明,学习适应问题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消极影响,学习适应不良其危害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影响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学业不良;另一方面,严重制约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大量的实践表明,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的矫正年龄是6-8岁。

感觉统合训练是以爱尔丝博士创导的训练方法为基础,指利用个体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通过视听觉、前庭平衡、空间知觉等基础感觉方面的训练,达到刺激大脑功能,使受试者能够有效地整合分析各种感觉,从而作出正确反应的训练方法。有研究显示,对学龄期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不仅可以促进智能发育,对儿童各科学习成绩有所帮助,还能够预防心理行为异常,对改善学龄期儿童存在的适应行为问题也是必要的。感觉统合训练所带来的良好效果,已得到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证实。但目前研究仍多侧重于残障儿童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而针对学龄儿童和学习适应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鲜见。鉴于此,本研究以感觉统合的训练方法为基础,选取符合矫正时机的一年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结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设计出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生理特点的多种训练的方法手段,通过对干预前后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变化的分析,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促进一年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影响和作用。

二.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感觉统合训练学习适应不良学习适应性测验(ATT)

(1)感觉统合训练:以体育游戏的形式,利用个体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通过视听觉、前庭平衡、空间知觉等基础感觉方面的训练,达到刺激大脑功能,使受试者能够有效地整合分析各种感觉,从而作出正确反应的训练方法。

(2)学习适应不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不能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身心调整而导致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达不到应有发展水平的学习干扰现象。

(3)学习适应性测验(ATT)从儿童的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在评定上采取等级制,将测查结果分成5、4、3、2、1五个等级,5为优等,4为中上,3为中等,2为中下,1为差。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对象:

金阊新城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1-5班共239名学生,通过学习适应性测验分成空白组,实验组,对照组。

研究目标:

感觉统合训练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五个方面评分较实验前有提高,各项指标跟空白组相比差距缩小。对照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五个方面评分与实验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内容:

(1)学生适应行为的调查研究

根据学生填写的学习适应性测验(ATT)进行学生适应行为分析,确定实验对象,将实验对象分为空白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2)感觉统合训练

实验组以游戏形式进行为期四个学期的感觉统合训练,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在实施训练计划时,可以根据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调整练习次数、练习时间以及训练内容。空白组和对照组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不参加感觉统合训练。

(3)感觉统合训练对学生适应行为的影响研究

实验后,三组学生再次进行学习适应性测验,对实验前、后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感觉统合训练对一年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行为的影响。

四、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2016年8月—2016年12月)

收集、学习“感觉统合训练”、“学习适应不良”的有关文献和研究材料;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研究思路,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申报“十三五”立项课题,并做好方案论证准备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2017年1月—2019年12月)

第一阶段(2017年1月—2017年3月)

1、确定实验对象。选取金阊新城实验小学一年级1-5班共24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学习适应性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将学生分为空白组,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为学习适应良好的学生,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不参加感觉统合训练,实验组为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为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不参加感觉统合训练,

2、填写调查问卷-学习适应性测验(ATT)

由体育老师读题,并适当解释题目,学生填写,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在对学习适应性的评定上采取等级制,具体地说就是将测查结果分成5、4、3、2、1五个等级,5为优等,4为中上,3为中等,2为中下,1为差,处于优等、中上和中等的归入学习适应良好,而处于中下和差的则归入学习适应不良。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7年3月—2019年1月)

①实验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为期四学期的感觉统合训练,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在实施训练计划时,可以根据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调整练习次数、练习时间以及训练内容。空白组、对照组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不参加感觉统合训练。

实验组实施感统训练内容如下:

一、前庭平衡、本体感训练

徒手:

(1)全身活动:组织儿童头部和四肢弯曲、伸展、左右摆动、上下摆动。

(2)翻滚:让儿童在草地上或垫子上,教师指导进行翻滚(前翻、后翻、侧翻)。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3)手脚爬:组织儿童采取俯卧跪爬、直腿爬,仰卧手脚爬等姿势前后左右方向移动。有利于锻炼颈部肌肉的力量,促进儿童头、手、脚发展,提高灵活身体运动能力,强化儿童本体感,培养儿童控制力、平衡力。

弹跳:

(1)多种跳:组织儿童进行单脚跳、单脚站立、兔子跳(跳脚印、跳方格、跳数字)等。有利于发展儿童下肢跳跃活动,促进两侧协调及前庭刺激。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2)跳绳:练习一:让儿童手持跳绳,进行单脚跳、双脚跳,训练后能够连续跳10次以上(根据年龄与实际能力增加数量与难度);练习二:将一条约两米长的粗绳子固定在离地面10厘米处,上下或左右摇动绳索,使其象蛇一样扭动,让儿童双脚离地从上面跳过,要求尽量不要碰到绳子。

在跳跃动作中可以强化前庭刺激,增强儿童手、眼、脚的专注力,促进左右脑健全发展。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平衡:

(1)直线行走:用跳绳铺在地面上,儿童双手侧平举沿着/踩着绳子,直线行走(4米左右)。根据平衡能力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如:双手持球、头顶物品等。要求:双脚交替行走逐渐过渡到脚尖行走。

(2)平衡木/板:设置20厘米宽,10厘米高的狭长通路,组织儿童在上行走,前期指导者可以在一边扶着帮助前行,逐渐让儿童自行完成;后期逐渐可以增加难度,在平衡板上抛接球或设置障碍。要求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脚交替向前走。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有利于强化固有平衡,协助发展儿童本体感觉,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球类(排球、篮球):

(1)趴地推球:让儿童趴在地上,面对墙壁,距离墙壁约20厘米,挺胸、抬头,双臂悬空,双手将球水平推向墙壁,待球从墙壁弹回后接住再推向墙壁,如此反复。趴地推球练习可以促使颈、背部肌肉紧张收缩;加强眼球集中注视的能力,改善眼球跳跃不稳及好动不安的情况;增进眼手协调,使肢体运用更灵巧;尤其适用于运动障碍的训练。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2)拍球、运球:在平坦的地面上,标记起点与终点,组织儿童拍球、运球行走(根据年龄与实际能力增加数量与难度)。可以加强手臂的控制能力,发展儿童手眼协调能力。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3)抱球左右翻滚:孩子躺在垫上,双手抱着一个排球,高举过头。组织孩子由垫子的一端左右翻滚到另一端,球不可以掉。可以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颈部张力反射。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二、触觉训练

(1)时光隧道:让儿童俯卧着身体,从自制隧道中爬行通过,可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并且调节前庭感觉。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练习一:让儿童头在前,脚在后,自己设法爬进隧道里面,通过隧道从另一面爬出来,提醒儿童注意自己手脚和身体的运用;

练习二:让儿童采用脚在先,头在后的方式倒着爬进去,通过隧道从另一端爬出来;

练习三:在隧道内放置毛巾、积木、海棉垫、球等,让儿童以顺着或倒着的方式从一端爬进,另一端爬出,体会在不同触觉刺激下的身体活动。

(2)卷“蛋卷”:将儿童放置在质地粗糙的毛巾或毛毯中卷起来,在其间轻轻的滚动、拍一拍、压一压,刺激身体的不同部位,以改善触觉。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3)草地“游泳”:在草地上,让儿童模仿游泳动作,感觉到置身于大自然环境中学习游泳。可以提供触觉刺激,提高手脚协调。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

②回顾第一阶段研究过程和工作,实验后让学生再次填写ATT调查问卷,进行学习适应性测验,总结初步的研究成果,进行中期汇报;

第三阶段实验数据分析阶段(2019年2月—2019年12月)

①运用SPSS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研究分析感觉统合训练对一年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影响。

②收集、整理资料,教师撰写教育论文。

(3)结题鉴定阶段(2020年1月—2020年6月)

①对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和反思,完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②收集论文汇编,出版专题著作。召开研究成果鉴定会,接受课题研究成果鉴定组的评估鉴定。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选题过程中,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并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书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用手册》,《家庭中的感觉统合训练》,《儿童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统计学》等

期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妇幼保健》,《中国临床康复》,《学前教育》,《中国学校卫生》等

网站:中国期刊网

检索的关键词有:感觉统合训练;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Learning ability;Social adaptability。

2.调查问卷法: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ATT)

3.实验法:将实验对象随机分成空白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游戏形式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感觉统合训练,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在实施训练计划时,可以根据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调整练习次数、练习时间以及训练内容。空白组、对照组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不参加感觉统合训练。

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5.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阶段性的归纳、总结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逐步上升为合乎教育规律的、具有借鉴应用价值的基本经验。

六、课题的分工、进度及预期结果

基于课题研究内容的思考,组内成员具体分工如下: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

学习资料汇编

资料汇编

2017.05

徐洪泉

包晓英

学生适应行为调查研究及确定实验对象

调查报告

2017.06

杨嘉刚

夏禹

感觉统合训练

实验报告

2019.01

宋书学

周永吉

感觉统合训练的数据分析

研究报告

2019.12

陈会

王国秀

最终成果

感觉统合训练的个案汇编

资料汇编

2020.02

刘继承

金叶敏

感觉统合训练对一年级学习适应不良学生的影响研究

研究论文

2020.06

李培勇

王娜娜

《感觉统合训练对一年级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的影响研究》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2020.8

王娜娜

七、经费分配

(1)实验仪器及设备

根据儿童兴趣选择喜欢的球类(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等);跳绳若干;沙包若干;呼啦圈若干;体操垫若干;平衡木/板若干。

(2)经费

实验材料费:1000元;打印费:300元;其他:200元;总计:1500元。

二、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审阅了课题研究的有关前期准备材料,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1.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立足于学校实际,针对刚参加义务教育第一年的一年级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利用学校已有的器材,对其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以期改善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情况,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研究价值。

2.课题研究目标明确。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使一年级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逐渐学会对外界和各种感觉信息进行协调和控制,形成正常的感觉统合功能,改善学习适应问题。同时,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适应不良问题的探索将为感觉统合训练融入体育课堂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3.课题研究方法得当,课题中实验法能保证课题研究的真实性,经验总结法能保证课题研究服务于课堂教学及教学改革中。建议由于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其他的研究方法,请酌情补充并注意研究方法实施时的科学性、规范性。

4.课题研究计划全面。首先,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研究任务的分工较明确。其次,在研究计划中,按时间序列进行了详细的过程设计,并对实施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划分。建议为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施,课题组应加强“课题研究、反馈总结”的保障条件,可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并把课题研究和学校教研工作结合起来,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

本课题研究内容较为充实,研究方法合理,研究的重难点比较明确,但是该开题报告也有以下不足:

1、课题实施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第一阶段,填写调查问卷时,一年级学生刚参加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年,认知能力较差,判断能力尚未建立,如由儿童学习产生的调查问卷的可信度值得商榷,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分组可能会影响课题的有效性,建议做两次调查问卷,前后相隔一周,对两次结果作相关性检验,以估计量表结果的稳定性。

2.课题研究的落实需进一步细化,从分工,时间结点,实践成果的展示都需要进一步细化。

3.对实验组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训练内容的选择需要进一步确认其训练的有效性,是否最有效的锻炼平衡感觉、本体感觉、触觉。各个训练内容在安排上建议计划再细致些,尽量保证每一次的训练能全面锻炼到各个感觉。

经过评审和表决,评审小组成员一致同意通过该开题报告,同意继续进行课题研究工作。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月日

三、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若对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成果形式、研究内容等有重大变更,需单独提交“变更申请审批表”。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四、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月日

上一条:第二阶段调查问卷及感觉统合训练

下一条:江苏省陶行知研究学会十三五课题《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建构“和润德育”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