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4日,《苏州日报》,A02版,记者:袁艺)

今天是清明,至此气候温暖,草木萌发,许多时令食物纷纷上市,也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
□苏报记者 袁艺
“清明”即清洁明净之意,古书云“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经过了漫长的冬日,至此气候温暖,草木萌发,大自然变得既清且明,代替了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冬至后106天为清明,而寒食节在冬至后105日。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清明节与寒食节仅相差一两天,后来寒食遗意尽入了清明,现如今清明节,苏州有吃青团子、焐熟藕、烧野火米饭及上坟扫墓等习俗,其实都是古代寒食节的传统。
……
去哪儿
放风筝、扫墓、迎神赛会
清明前后,江南水乡一派桃红柳绿,最是赏春好时节。苏州人将风筝叫做鹞纸或鹞子,过去太湖流域清明还有放断鹞的习俗,即在放鹞子时,将风筝线割断,有将一年晦气让风筝带走的寓意。拔河、荡秋千也是清明期间盛行的活动。迎神赛会,苏州人俗称“出会”,过去尤以清明“山塘看会”最为隆盛。
寒食节相传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文公的臣子介子推。每逢寒食节家家户户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苏州人清明上坟扫墓,不敢怠慢,特别是新丧终七而未满周年的人家,要“过新清明”。新婚夫妇,要一起去上坟,称为“上花坟”。
如今清明祭扫活动也有了新义,祭扫烈士陵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上周末,金阊新城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苏州烈士陵园进行清明祭拜先烈扫墓活动。孩子们向烈士敬献鲜花,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珍惜美好时光,勤奋学习,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国梦”“少年梦”而不断努力。平直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在清明前夕前往车坊肖特纪念馆,悼念这位为援华抗日奉献了自己年仅27岁生命的美籍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