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推荐文章

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题研究 > 正文

苏州市陶研会十三五课题《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建构“和润德育”的研究》理论学习资料4

发布时间:2017-07-06浏览次数:

姑苏区课题研究学习资料

课题名称

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建构“和润德育”的研究》

资料名称

浅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在德育中的作用》

刘立

摘录时间

2017. 6

摘录者

吴敏

生活即教育的另一核心是:“生活决定教育”,就如经济生活决定教育质量,而教育质量反过来影响经济生活一样,生活在不同环境下所受的教育也就不同。陶行知将经济生活具体化、现实化,落实到实实在在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中接触到的人和事,认为只要过正面的生活就会接受正面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1.生活对人的教育作业。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不同的是,生活即教育理念更重视生活本身的教育作用,强调是生活决定教育质量,生活是教育有效的途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2.教育又促进生活的变化。生活即教育不仅仅强调教育要联系生活,而且强调教育会推动生活的变化,改善受教育者在生活中的行为和观念,甚至价值观。教育必须与生活相一致,以满足生活向前、向上发展的需要。3.教育是终身教育。只要生活在继续,教育就在继续,生活即教育理念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要求,认为教育是与人共始共终的,也将教育的范围扩展到家庭、社会,而不是仅限与于学校的教育。

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使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先生是先死!”先死与死学所造成的国是死国,所造成的世界是死世界。”陶行知不仅坚决反对死板的教育,反对脱离生活的教育,而且把德育看成是教育之首,认为生活是德育这一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对现在的德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1. 生活即教育理念有效地将德育过程的知、情、意、行统一起来,加强德育的效果。

2. 生活即教育理念能够发挥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自我教育作业。

3. 生活即教育理念重视德育环境的构建,对德育起重大的推动作用

资料全文

(附件)

上一条:苏州市陶研会十三五课题《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建构“和润德育”的研究》理论...

下一条:苏州市陶研会十三五课题《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建构“和润德育”的研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