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推荐文章

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题研究 > 正文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立项课题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17-03-16浏览次数:

《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建构“和润德育”的研究》

研究方案

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校 2016.12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生活即教育”理念: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三层含义: 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教育。教育是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就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过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ƒ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就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2.“和润德育”: 坚持先进的发展理念—“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学校教育的共同宗旨。这种发展,不是一种单纯浅表的视觉成果,而是通过各种教育因素的合力影响,实现对人成长的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这种发展,是师生相互促成的发展。其含义有四,一是信任,即对每个孩子充满期待,相信他们的能力与发展潜能;二是体验,和润德育关注在体验中获知,在体验中成长;三是共进,通过教与学的积极互动,和谐共振,获得进步;四是成长,丰富的学习活动,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着眼于师生生命成长,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受西方学者“生活世界”概念的影响,国内研究者普遍认为,德育实效性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学校德育脱离了生活,“回归生活世界”已成为德育领域的共识之一。对德育与生活关系的思考,对学校德育脱离生活弊端的批判,已成为近年来多种关于德育理念推出的直接根源。生活世界是道德产生的土壤和最终归宿,因此学校德育必须是一种生活,必须为了生活,必须在生活中进行。德育的对象是人,德育的目的也是使人成人,德育本应深深地考虑人的德性发展的需要和特点,但是以往学校的德育却造成了严重的“无人”现象。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原因,那么这个词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的德育导致德育信度的丧失、效度的缺损和德育地位的下降。为此,本课题基于陶行知重要思想“生活即教育”结合人性化德育、主体性德育、制度性德育、德育美学观、体验德育论等多方面来探讨如何构建“和润德育”。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 研究的目标: (1) 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指导下,“和润德育”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社会、学校、家庭的积极互动,和谐共振使学生学生通过丰富的道德学习获得成长,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本课程关注道德在和谐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真正落实学校德育为首的目标任务。 (2)“和润德育”不仅着力于营造和谐、优美的学校环境,更注重培植和睦、 融洽的师生、生生、家校关系,让学生们心祥和、爱合作,推行知、行、情、能整合的教育方式,追求和乐的学习生活,享受和美的人生。 (3)“和润德育”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培养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将节日文化、活动与典礼开发成隐性课程,契合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习俗组织读书节、 运动会、书画赛等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更多地走 进生活,走进心灵,凸显教育应有的妥贴的人性。阳光学子携手前行推进智慧与人格发展;绿色生命教育系列回归教育原点,弘扬传统美德,成为童年最美的记忆;培养孩子的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负责,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的境界。

2. 研究的内容: 子课题1:《和睦用心,合作合享—模块化德育滋润童心》 研究要点:所谓模块教育,就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要求分列成几个板块,每个模块从知、情、意、行几个层次逐层推进,各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又必然联系,彼此融合,共同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 子课题2:《和心合育,和谐发展—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研究要点: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自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自主管理,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过程,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也是学校励志教育的一种体现。 子课题3:《由和致合,人社通和—实施人社融合教育的实践研究》 研究要点: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作为保障。学校通过指导家庭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构建学校德育管理的社会参与体系,开拓教育渠道。 子课题4:《和润和美,协调和达—实施体验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 研究要点:“体验教育”是关注内在体验,有目的地创造一个身心体验的环境与氛围,使师生伴随活动自觉进入体验状态,在体验中得到知识,获取能力,最终达到自我升华,完善自我素养。 研究重点:我们对德育领域中的“体验式德育”“主体性德育”的认识还是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必然激发人们新的灵感,使德育理念表现出向德育本性趋近的特征。理念需要向实践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新的问题,这将推动德育理念的继续完善和德育实践的进一步改善。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 研究的思路、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2017年1月-2017年6月) 收集、学习“和润德育”、“和合教育”的有关文献和研究材料;成立学校课题研究小组,拟定研究思路,制定研究方案和各子课题研究计划,申报省、市、区级“十三五”立项课题,并做好方案论证准备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2017年9月-2021年6月) 第一阶段(2017年9月-2019年6月) 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各子课题研究计划全面启动研究工作,总课题组进行相关的指导: 以四个子课题研究内容为经,以本校的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为纬,帮助学校从自身特色实际出发定位,找到“和润教育”研究的切入点,选择好研究的子课题。 中期汇报阶段 对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初步梳理,对照四个子课题研究目标和任务要点展开反思性总结,进行中期汇报,展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听取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在此基础上修订下一阶段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9年6月-2021年6月) 在修订完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调整下一阶段子课题的研究计划、继续按照各子课题的研究任务要点深入进行课题研究。 通过和合讲坛、聚焦课堂、学养展示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各个子课题的研究和“和润德育”的构建,并收集、积累相关的过程性研究资料,采用个案法,选择经典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提炼带有规律性的原理。 汇集研究资料,各子课题着手进行全面总结,完成四大子课题的研究报告。 (3)结题鉴定阶段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构建“和润德育”的过程性经验进行理性层面的规律性总结和典型案例的实证性验证,攥写子课题的工作报告和总课堂的研究报告;收集论文汇编,出版专题著作。召开研究成果鉴定会,接受课题研究成果鉴定组的评估鉴定。

2.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采用采访、问卷、咨询等各种调查手段,按照“和润德育”的发展要求,对我校德育的发展状态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德育实施的效果,总结优秀的经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课题研究提供具有参照价值的依据。 (2)行动研究法。根据实际条件、理论假设、预期目标等,围绕“和润德育”的研究要点拟定阶段性的反思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作出必要的调整,并继续推进研究进程。 (3)案列研究法。结合“和润德育”的研究实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案例,从建构“和润德育”实践的方向去对相关内容的研究过程、做法、成效描述、分析,揭示其内在机制、工作原理和运行模式或存在的问题、客观困难,作出实证性或归因性的理性解释,以启示其他学校研究的参考和借鉴。 (4)项目管理法。根据学校需求,以问题为导向,解决问题为平台,采用顶层设计,全员理解,具体实施,节点监督,效果呈现的方式,积累经验,提炼经验,以文本形式总结属于学校自己的创新成果。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近年来,随着德育改革的高涨,“德育生活化”逐渐成为人们反思和改进德育的重要视角,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也成为德育理念研究的核心主题。我们对这个领域的认识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如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生活形态、德育回归何种生活以及在具体德育层面上如何基于生活,回归生活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必然会激发研究者新的灵感。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构建“和润德育”应成为研究者探索德育理念的最重要的视角之一。德育理念是德育改革的根本思想,但理念仅仅停留在思想的认识和启迪上,对学校德育的实际改进是有限的,而且终究会因为流于形式化和口号化而销声匿迹。本课题的最终目的就是将这些研究成果落实到学校德育具体实践改革层面,并给其他学校提供一些参考的范式,出现更多的新颖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理念。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和润德育”学习资料汇编

读书笔记

2017-06-30

“和润德育”学习资料汇编

心得感悟

2017-06-30

“和润德育”经典案例汇编

个案研究

2019-06-30

“和润德育”论文汇编

论文

2019-06-30

最终成果(限3项)

“和润德育”学习资料汇编

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2021-06-30

“和润德育”经典案例汇编

个案研究

2021-06-30

“和润德育”论文汇编

论文

2021-06-30

七、参考文献

[1] 生活教育[A].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 因循篇[A].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

[3]董良宝. 陶行知教育学说[M]. 武汉:湖北大学出版社.1993.

[4]方明. 陶行知教育名篇[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赵惜群. 德育生活化理论探源[J]. 郑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

上一条:解读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

下一条:《解读“和合文化”》